可弯曲、可穿戴的智能手机,超低功耗、不伤眼的柔性电子纸,导电导热优异的电子器件在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一件件未来感十足的高科技样机炫人耳目。而它们背后,都有一种神奇材料石墨烯做支撑。全球首款量产的石墨烯触控屏手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石墨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

首页 > 储能 > 储能材料 > 报道 > 正文

追梦“烯”望之路 让石墨烯一点点走进现实

2016-12-16 10:0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张桂林、柯高阳

可弯曲、可穿戴的智能手机,超低功耗、不伤眼的柔性电子纸,导电导热优异的电子器件……在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一件件“未来感”十足的高科技样机炫人耳目。而它们背后,都有一种“神奇材料”——石墨烯做支撑。

全球首款量产的石墨烯触控屏手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石墨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片状结构碳材料,是目前已知的厚度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最佳的纳米材料。自2004年发现以来,石墨烯就被科技界预言“将引发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航天等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和变革”。

“单层石墨烯只有0.34纳米厚,这是什么概念呢?一根头发丝直径一般在0.04毫米,相当于十万层石墨烯叠加起来。但它的强度比钢材高出百倍,且非常致密,最小的气体原子也无法穿透。同时,它只吸收2.3%的光,几乎完全透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微纳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博士介绍说。

寄情于这种“神奇材料”,一群年轻科研人员近几年陆续汇聚重庆,致力于石墨烯材料应用研发。3年多时间,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初步商业应用的“三级跳”,建立起国内外最大规模的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生产线,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石墨烯触控屏手机。

“可以说,石墨烯走进现实生活的大门已经被推开。”带领大家一路参观的史浩飞稍稍停下脚步,将手中的直板“石墨烯手机”慢慢曲卷,戴上手腕。

追梦:实验室一小步,迈出石墨烯制备关键一步

走进重庆墨希科技公司展厅,一个展台的角落里静静躺着一块笔记本电脑大小的柔性透明板。“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可不要小瞧它。”工作人员介绍,板上覆盖着国内第一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

时间回溯,2010年,荷兰和英国两位物理学家因首次制备出石墨烯并发现其非凡属性,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标志性事件随即引爆了全球对这种“超级材料”的研发竞逐。

正在筹建的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敏锐捕捉到这一科技前沿,将石墨烯纳入重点研究开发方向,并面向全球招揽人才。彼时,还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做微纳加工与新材料博士后研究的史浩飞,进入了院方视野。

“接到袁家虎院长的电话,我开了4小时的车赶去和他见面,聊了不到二小时就决定打包回国。”谈起与石墨烯开发结缘的过程,史浩飞回忆说,院领导提出,他可以牵头组建研发团队专攻石墨烯制备和应用研究,“当时感到‘幸福来得太突然’,工资待遇没提就决定‘加盟’了。”

李占成是项目组引进的第三位成员。在中国科技大学读博士期间,就专注于石墨烯材料研究,“一直对它的神奇性能感兴趣,电子迁移性、透光性、量子霍尔效应等都能很好体现。”毕业时,他放弃了高校教职,选择加入正在筹建的研究团队:“我总觉得,科学研究如果不能被应用到实际生活,就失去了价值。石墨烯应用正是我的兴奋点。”

越来越多志趣相投的年轻人聚拢过来,研发工作也迅速启动。“当时真有点儿‘白手起家’的味道。”李占成说,研究院那时刚刚组建,临时落脚在重庆近郊一处租赁厂房里,石墨烯团队分到一间不足100平方米的空房,“一切从零开始。仪器设备、试验材料、各种用具全靠大家自己跑腿置办;十几号人搞研讨、做试验、吃饭甚至睡觉都在里面。条件还不如大学实验室,但大伙儿干劲十足。”

要把石墨烯推向应用,制备出大面积石墨烯是基础和起点。考虑到未来与大部分电子终端匹配的需要,史浩飞决定把第一个目标定为15英寸石墨烯薄膜。

“大家都吓了一跳,认为不现实,因为当时国内一些一流实验室也只能做到厘米级。”史浩飞说,大面积制备存在两大难点,一是石墨烯生长的均匀性很难有效控制,二是面积增大后单原子层高效转移的挑战,把十英寸的石墨烯转移到另一个衬底上,相当于要把一层足球场大小的保鲜膜,平整地从一个足球场转移到另外一个足球场,难度之大超出想象,“但创新不就是挑战不可能吗?大家相互打气,很快达成了共识。”

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学,失败成了家常便饭。“高温下生长石墨烯的铜箔经常与炉壁粘连,无法取出,勉强取出来,也不能用了。”李占成说,为解决这一个问题,整整花去两个多月时间,耗掉一大批铜材。石墨烯转移同样困难重重。“先后尝试了10多种方法,试验了20多种材料,最后找到一类特种高分子材料才勉强解决”。

经过半年多艰苦摸索,2012年底,一片完整的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终于生成了。“大家高兴坏了,说终于成功了。”史浩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但当他拿着材料兴冲冲给院长“报喜”时,院长马上“泼来一盆冷水”——原子层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好比“皇帝的新衣”,你说是我可以说不是,即便某一个点位测试结果很好,也不能说明整片薄膜都好,能不能让人通过应用真切感受到它?

兴奋不已的科研团队冷静下来,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工作,终于成功将整片石墨烯转移到了PET基底上,并研制出一块石墨烯柔性触摸屏。

2013年1月,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正式对外宣布:国内首片大面积——15英寸单层石墨烯薄膜诞生。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吸引了国内外科技界的目光。史浩飞团队在实验室跨出的一小步,迈出了攻克石墨烯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的一大步。

转身:创新变创业,推开产业化大门

初冬时节,重庆高新区石墨烯产业园又迎来一批客人,其中包括中外石墨烯研究领域的多名顶尖专家。一条拥有世界领先技术、年产能100万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生产线,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实验室研发突破后,不到一年时间即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曾让全球科技和产业界犯难的石墨烯规模化制备,缘何能在这里快速实现?

“除了研发团队努力钻研、拼搏,更关键在于机制创新的催化。”身兼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微纳中心主任、重庆墨希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和主要股东的史浩飞说。

史浩飞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个重要抉择。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研制成功后,一道难题摆在团队和研究院领导面前——后续应用开发需投入大量资金,仅靠研究院很难支撑,但如果把技术成果一卖了之,应用开发就会失去基础土壤,“最后院长亲自拍板,决定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引入民间资本相互借力,并对研发团队‘捆绑’激励。”

看好石墨烯产业前景的各路资本接踵而来。2013年,上海南江集团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达成合作,成立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前者出资2亿多元用于技术转让、后续研发等;后者以知识产权入股,拥有墨希科技25%的股权。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更是勇吃螃蟹,拿出研究院所占股权的一半,对石墨烯核心研发团队实施股权激励。10余名核心骨干人均可分得100万股以上,其他科研人员平均也将有近20万股。

“这让大家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后续研发有了资金保障,自己也能分享产业化成果;紧张的是如果干不出来真没法交代。”史浩飞说。

创新者、创业者、所有者“三者合一”,如同“助燃剂”般点燃了科研团队的激情和干劲。2013年5月,大规模制备生产线启动选址,6月即采购设备、开工建设。厂房在建,开会场所都没有,一群年轻人就坐在台阶上讨论技术、研究工艺流程。生产线无先例可循,核心设备该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全靠他们自己设计。

直接从试验室干到了生产线。几十号人边做原理验证,边搞中试,边组装调试生产线。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台耗费上百万元、委托厂商定制的防毒防爆清洗机运进工厂后,才发现已经跟不上改进后的工艺流程,只好留待改造。

“那时才真正认识到科研和产业化完全不同。”研发团队骨干姜浩说,实验室研究主要看结果是否成立,不考虑成本和成品率;到了生产线,成品率、稳定性、成本控制直接决定生死。

几次试生产的结果并不理想。“良率低,稳定性也不好。但没一个人打退堂鼓,歇口气继续干。”姜浩记得,当时把所有生产人员也都动员起来找原因、做改进,“整个公司就像一个大实验室,整个生产线成了研发平台。”

经过近百名科研、生产人员起早贪黑,大大小小改进上百次后,一期生产线终于在2013年底投产,并一举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石墨烯薄膜生产线。

“投产那天来了不少领导,鲜花、彩缎、赞誉和鼓励扑面而来,但我们很清醒:从科研到创业的万里长征,才刚刚起步。”姜浩说。

随后两年多时间里,团队聚焦高良率、高质量、低成本生产技术持续攻关。石墨烯薄膜生产装备的性能水平不断改善,生产工艺持续优化,制备成本直线下降。生产线从1.0代升级到2.0代,3.0代也即将投建。

“通过开发新工艺,石墨烯生长基材和转移材料全部实现国产替代。”姜浩介绍,第一代工艺需用进口铜箔,10米要投300元,新工艺改用国产铜箔,1公斤才100元;过去要用进口转移材料,A4纸大小一张胶带50元,自主开发的材料替代后不到1块钱。

目前,墨希科技公司每平方米石墨烯薄膜制备成本已从最初近2000元降至200元,产能从最初每天20片提升到上千片。

史浩飞说:“大面积规模化单层石墨烯薄膜制备,我们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

逐浪:拓荒应用,竞立潮头

“石墨烯不是黄金,它只是一种普通的原料,不出产品也不值钱。”近期在重庆举行的一场石墨烯应用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连城的一席话引发与会者强烈共鸣。置身会场的重庆墨希科技公司总裁王仲勋对此更深有感触。

石墨烯薄膜生产线投产前,墨希科技公司投资方曾做出研判,凭借优异的性能指标和独此一家的技术及产能,“做出来就是黄金万两”。然而,随着销售团队在目标市场频频碰壁,大家才意识到陷入了“产用断链”的尴尬境地,“满腔激情几乎降至冰点”。

“听过介绍、验过样品,厂商都说这个材料性能确实好,但就是没人敢大批量下单。”王仲勋说,石墨烯是一种全新材料,产业界对它并不了解;又是一种基础材料,应用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匹配。

面对市场的“当头棒喝”,墨希科技公司和科研团队迅速冷静下来,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和产业链推演,及时调整了前进战略。

“我们不仅要制备出高品质、低成本的石墨烯材料,还要向大家证明石墨烯真能用、真好用。”王仲勋介绍,最终确定“材(料)要成器(件),器(件)成系统,系统成终端”,将战略重点向可深度应用的产品开发延伸,最终撬动石墨烯全面商用。

“应用拓荒”之路由此开启。他们首先把目光投向柔性触控和石墨烯智能手机。“手机等智能终端,无论当下还是今后市场都极为广阔,但在轻量化、显示度、蓄能、散热等方面一直存在诸多痛点,石墨烯正好有用武之地。”史浩飞说,他们把做一款“可卷曲的石墨烯手机”作为下一个大目标,“当时设想,触摸屏由石墨烯薄膜制成,超高透光率,色彩还原真实;电池加入石墨烯材料,寿命提高50%以上;使用石墨烯导热膜,解决手机发烫等问题……最终实现整机可曲卷、可穿戴。”

2015年3月,目标的第一步达成——首批量产石墨烯元素手机发布,这款外观与普通智能机无异的手机,采用石墨烯触摸屏导电薄膜、石墨烯导热膜等一系列石墨烯材料,灵敏度、显示度和续航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5月,在第十二届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墨希科技公司正式推出“全球首款石墨烯柔性屏手机”,立即吸引了国内外业界人士目光。这款手机外观类似卷轴或手表,既可以在直板形态下使用,也可以弯曲起来佩戴在手腕上。黑白两色版本的即将上市,彩色版本预计将于2018年量产。一位专家谈到试用感受时说“从技术验证角度看,样机成果足够令人振奋”。

与此同时,墨希科技今年还相继推出石墨烯电子纸、石墨烯电子书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并逐步打开了细分领域市场。

“坦率地讲,整个石墨烯应用还处在刚迈出脚、跨进门的初级阶段。”史浩飞说,但我国在石墨烯研发、应用上具有独特优势,前途必定光明,“以石墨烯显示开发为例,欧美一些研究机构可能在试验室阶段比我们成熟,但走向产业应用就没我们快了。因为世界电子、智能终端制造大部分在中国。完整、强大的产业体系,能发挥出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应用牵引力。”

史浩飞透露,产业界和政府对石墨烯研发应用也越来越关注,国家科技计划和工业创新项目都给予大力支持,墨希科技就获得了国家863计划首个石墨烯领域项目支持,并中标“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目前正在筹建,工信部也多次组织产业界龙头企业来搞应用对接。”

最近的一件小事,也让伙伴们感到兴奋。在一次石墨烯国际论坛上,史浩飞见到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发现石墨烯而获得诺奖的物理学家之一,并赠送给他最新研发的石墨烯手机。“他非常赞赏,并坚持要付款再购买两台。”史浩飞说,“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石墨烯应用开发浪潮日益高涨,希望能追逐潮头,推动产业变革早日到来。”

延伸阅读:

2016年度石墨烯行业10大重磅新闻

原标题:追梦“烯”望之路,三年“三级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