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汽车媒体参加的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组织者,一类是乐视、蔚来等涉足汽车业务的互联网公司,另一类就是星星充电和电桩这类充电桩运营商。参加这类活动带给我最明显区别于传统车企活动的区别是,它们通常带有浓浓的情怀色彩。乐视与蔚来汽车自不必说,前者的口号是打破边界,一边要创造连苹果

首页 > 储能 > 充换电站 > 评论 > 正文

充电桩运营商 赚钱不靠充电桩?

2015-12-01 09:27 来源:新车新技术 作者: 张卜

最近一两年,汽车媒体参加的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组织者,一类是乐视、蔚来等涉足汽车业务的互联网公司,另一类就是“星星充电”和“电桩”这类充电桩运营商。参加这类活动带给我最明显区别于传统车企活动的区别是,它们通常带有浓浓的情怀色彩。

乐视与蔚来汽车自不必说,前者的口号是打破边界,一边要创造连苹果公司也未能实现的宏伟生态圈,一边还要联手易道推出免费专车;而由李想、李斌等人创立的蔚来汽车,初衷更是简单到了一句话:“要造一辆真正好开的车”。

▲电桩科技公司吉祥物

过去两个多月里,我先后参加了两家充电桩运营商的发布会活动,第一家公司名为电桩科技的初创公司,当时的发布会就是其成立一周年。第二家公司是江苏万帮星星充电,是主营汽车经销体系的万帮集团涉足充电桩业务设立的一家公司。

我们都知道,之前充电设施建设、推广的主体是国家电网,主要形式是具有多个充电车位的充电站。不过,由于新能源车市场迟迟没有起飞,这些充电站大多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批大批的充电设施都被长期闲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终于将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向民营企业开放,于是催生了电桩科技和星星充电等一大批民营电桩运营公司。

民营资本的涌入,确实显著加快了充电基础设施的推广步伐,例如电桩公司成立仅仅一年后,就在全国25个城市建成了600多个充电目的地。

而依托于万帮集团的星星充电虽然目前涉足的城市较少,但它采取的是稳扎稳打的战略,先在一个城市扎稳脚跟,接着再逐步推广至其它城市。截至今年9月份,星星充电在全国完成建设了5000多个充电桩,其未来三年的计划是进军100个城市。

▲星星充电桩全国分布网点

从投资规模来看,星星充电可谓是大手笔,未来三年里,其准备通过众筹建桩、打造地区产业联盟等方式,滚动投资45亿元,在全国范围投建和运营60个城市的智慧公共充电网。到2020年,星星充电的目标是在全国建设和运营不少于100万个充电桩,进而形成全国性的城市智慧充电网络。

从星星充电的计划投资额就能看出,运营充电桩是个很烧钱的行当,但最大的问题是,在新能源车前景尚不明朗的当下,运营充电桩的赢利点在哪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仅靠充电费和服务费是很难实现利益回报的。安置一个充电桩,仅材料成本一般就高达3万元左右。充电产生的电费基本没有利润,而运营商也无法收取较高的服务费,否则会进一步打击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运营充电桩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事业,这也是国家愿意将其面向民营资本开放的原因之一,那么为什么仍有大批企业前赴后继地参与进来呢?

其实,即便新能源车实现广泛普及,充电这个环节也无法产生可观的利益回报。运营商想要盈利,就要看谁能够更好地将上下游产业进行整合。星星充电到2020年的目标是建成100万个充电桩,但这只是充电设施这个环节的硬件目标,其最终是希望打造一个全国性高度互联网化的用户平台,实现物联网、互联网、车联网和智能电网的统一。

要知道,万帮集团针对新能源车市场的业务还涵盖其它几个版块,包括新能源车4S店群以及为充电桩建设提供研发、生产的德和科技公司。也就是说,从充电桩的研发到充电网络的建设、运营,再到新能源车的销售,万帮对新能源产业的上下游都实现了较完整的覆盖,而这些环节又是能够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

再来看得到乐视参股的电桩公司,它也通过与众泰汽车的合作,组建了电咖汽车科技公司,将业务延伸到了新能源车的制造领域。这家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电动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电桩公司CEO先越同时也兼任了电咖汽车的首席运营官。

最后说两句:

未来谁能在新能源车市场分下一块蛋糕,关键就要看谁有着更强的上下游整合能力。运营充电桩本身并不赚钱,但只有掌控住这一环节,才有资格拿到一把切蛋糕的小刀。

【延伸阅读】深度分析:期许与困顿交织的充电桩产业

原标题:充电桩运营商,赚钱不靠充电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