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版双积分政策作为接棒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重要支持政策终于靴子落地,加持新基建的双重助推,充电桩行业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具有创新核心技术和最佳运营模式,以及规模迅速扩大的头部玩家必将站上潮头。政策东风,车桩相随2020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门根据行业发展形势和管理需要印发了《积

首页 > 储能 > 充换电站 > 评论 > 正文

新版双积分政策按下加速键 谁将占领充电桩行业C位?

2020-07-14 10:32 来源: EV视界 

近日,新版双积分政策作为接棒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重要支持政策终于靴子落地,加持新基建的双重助推,充电桩行业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具有创新核心技术和最佳运营模式,以及规模迅速扩大的头部玩家必将站上潮头。

政策东风,车桩相随

2020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门根据行业发展形势和管理需要印发了《积分办法》(修订案),进一步明确了2021-2023年14%、16%、18%的积分比例要求,循序渐进提升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与充电基础设施普及形成有益结合。

在新版积分政策要求下,车企将加速新能源产品投放,市场规模随之扩大,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将拉动充电需求持续增加。此前,充电桩已被纳入“新基建”范畴,超过22个省市地方财政补贴逐渐将购置补贴转向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逾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如果按照一辆新能源汽车对应一个充电桩的要求,2020年要达到500万辆保有量目标,那么就需要500万个充电桩。以国网充电桩设备中标价格估算,直流充电桩8万元/套,交流充电桩约为0.8万元/套,充电桩设备市场空间大约为1120亿元。而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截止2019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仅为121.9万个。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体量规模相比,充电桩行业的体量还很小,市场增长空间依然很大,仍是蓝海市场。

与此同时,充电运营市场快速崛起,孕育充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结构性机会,传统充电服务模式正在向智慧充电解决方案转变。

玩家众多,难题待解

近年来,大量资本和玩家涌入充电桩行业,实际上在充电桩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与之匹配的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却尚未跟上,充电桩利用率低,运营商盈利困难,投资回报周期长、规模无法扩大、技术升级迭代难等问题挥之不去。

当前,充电服务业的参与方包括:电网企业、民营运营商、整车企业、网约物流车队、互联网平台、地产物业公司、汽车后市场企业、传统能源企业等,本地化、场景化充电服务成为主流。

但是,不同运营方在不同场景下各自都面对着不同的痛点。这就需要基于灵活平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零”门槛运营,同时又能够尽快收回投资。

作为最早涉足充电桩行业的国网、南网等电网公司是建桩主力军,但公共充电桩站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场站运维成本较高,用户粘性不强,亟需导流API,实现在线维保、定向推送多种营销活动,提升设备利用率,多元引流,提高效益。

新入行的民营运营商和传统加油站转型也需要这样的“一站式”B端解决方案,降低经营成本,能够实现“零”门槛运营,获得回报。

对车企来说,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是限制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车企希望通过自建充电网络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拉动销量,充电业务也因此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一项重要服务。新势力代表蔚来、小鹏、威马,传统车企巨头宝马、上汽、比亚迪都开展了充电桩建设运营业务。

单纯建桩已是前两年的旧模式,更快捷方便的超级充电,安全放心的电池管理,以及用户体系的搭建运作,一切以C端用户体验为中心独立设计,电池健康管理,并进行车辆BI(商业智能)分析。

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部分,电动物流车队和网约车队拥有国家在运营、路权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大量自有司机资源,但随着运营里程日益增长,电力需求量巨大,车队运营痛点主要是车辆管理、充电协同,积分管理和余额打通问题,需要解决的是司机端API、车辆BI分析和司机BI分析。

对于商业楼宇和地产物业而言,他们自有场地,比起单纯收取租金和停车费,参与到充电桩建设运营也可从中获益,但却面对车辆增加、车位管理、用电紧张、充停联动、会员系统优惠、资金预收、权限管理等难题,因此需要相应的停车API、会员管理、储充服务、充电预约排队、智能运营方案及能耗管理。

充电“大中台”占领C位

上述玩家的典型案例说明,充电桩行业的盈利模式绝对不是孤零零的依靠设备,而是需要整合资源,在充电大场景下,打造智慧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用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最大效率。



原标题:新版双积分政策按下加速键,谁将占领充电桩行业C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