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包含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以及熔融盐储热)达到32.3GW,新增投运容量超过1GW,其中,电化学储能新增投运519.6MW/855.0MWh(粗略统计,终版数据将于2020年2月发布)。2019年,总体来看电力储能项目装

首页 > 储能 > 储能系统 > 系统集成 > 市场 > 正文

年度最强音丨2019中国储能产业盘点:电力储能新增投运超1GW!

2020-01-20 13:23 来源: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作者: 刘为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包含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以及熔融盐储热)达到32.3GW,新增投运容量超过1GW,其中,电化学储能新增投运519.6MW/855.0MWh(粗略统计,终版数据将于2020年2月发布)。2019年,总体来看电力储能项目装机增速有所放缓,行业进入理性调整期。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ID:CNESA_ORG 作者:刘为)

面向2020,储能人如何看待和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CNESA重磅推出“行业大咖盘点2019、寄语2020储能人”的特别策划,邀请权威专家和储能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发声,为读者呈现行业年度最强音的同时,为产业同仁解读时局、剖析未来。

陈海生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判断一个行业的发展,要从全局、发展和长远角度来理性看待。从全局看,中国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没有变。虽然2019年中国储能装机的规模速度有所降低,但仍稳步增长。2018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的装机实现了一个陡增,新增装机年增长率为464.4%,是一个很罕见的增长数据,2019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的装机比2018年下降,我们需要理性看待。

从发展的角度看,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持续动力没有变。一是能源革命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对储能的巨大需求没有变;二是储能技术与产业的前期积累已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和快速发展的基础,这一点也没有变;三是国家电力体制和电力市场改革方向没有变,所带来的政策红利在持续增加。当前储能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仍占主导地位。

从长远的角度看,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理性判断储能行业的发展过程,做出正确判断。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经历若干次起伏,这很正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某个行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要调整,更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寄语储能人:有时候,把脚步适当放慢一点,是为了让步伐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夏清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

2018年电网侧储能的爆发为整个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还推动着储能技术成本的降低以及技术方向朝着更适合电力系统的方向发展。但2019年电网侧储能因政策影响,其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储能能否作为电网资产取决于:电网侧储能的市场是否开放?能否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公允的价格?能否形成促进电网理性投资的机制。我相信这一制度创新出台已为时不远!而衡量电网侧储能新增投资合理性标准是单位电能供电成本,只有当这一指标相对历史没有增加时,才表明电网侧储能投资确实发挥了替代价值、并有效降低了输配成本,这是进入输配电价成本的基本条件。

储能是支撑能源转型的关键,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电力市场开放可促进储能在电力市场形成天然主体地位,同时还能体现储能作为灵活资源的功能价值,在市场中为受益而买单也是促进储能商业化应用的关键。

寄语储能人:只有在“冬天”里奋斗、努力创新、降低成本的企业,才能在储能产业春天里勃发!才能赢得未来!

来小康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电科院电工与新材料所原所长

过去十几年来,储能产业经历了起起伏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所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刚开始是储能技术本身的问题,在电力系统中相应的功能是否能够实现,通过项目验证具体的应用条件;再后来关注点是储能成本太高,距离规模化应用还有差距,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不成熟等问题;现阶段我们所面对的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即储能对电力系统的多重价值如何体现,如何量化,商业模式如何设计。例如储能对于减缓输配电投资的替代价值如何计算,这在国际上,都属于颇具挑战的新兴研究方向。

面对电源侧的变化,电力系统需要灵活性资源,用何种技术与何种电源结合,尤其是针对长时间尺度储能需求,需要不断思考、研究、实践。希望储能从业者,扎扎实实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装备制造、原材料,运维等方面把基础打的更牢固。

储能产业不是可以赚快钱的行业,无论是哪类市场主体考虑储能应从长远战略布局,小步快走是发展储能的正确方式。在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背景下,储能在技术上是刚需,只要有需求的驱动,这个行业就势必会健康、持续、稳定地往前走。我们应该正确面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机制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开发真正适合场景需求的储能技术,破解储能发展困局。

寄语储能人:经风雨,见彩虹!

李泓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

2019年,我国化学储能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锂离子电池技术突破了锂补偿规模量产技术,单体循环寿命得到提升,并应用于100MWh级储能项目建设;100kWh储能型钠离子电池实现示范;液流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100MW级储能项目正式开工;储能型固态锂离子电池和固态钠离子电池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有望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9年,物理储能技术也取得多项突破。国际首套1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通过科技部验收,国际首套的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张家口正式开工;蓄热技术多点开花,显热储热技术已广泛应用,相变储热技术逐步走向应用,热化学储热成为研究热点;2MW级飞轮储能并联机组实现轨道交通的工程示范,国产250kW高速飞轮应用于UPS示范,单机400kW高速电机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

2020年,化学储能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寿命、效率和安全性,有望在高安全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新一代液流电池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物理储能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率和推广应用,有望在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高密度复合储热、400kW高速飞轮储能关键技术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无论物理储能还是化学储能,都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来推动储能的商业化。最近10年主流储能技术成本每年降低10-20%,预计2020年将延续这一趋势,但储能技术的成本不会无限下降,达到一定规模后储能成本将趋于稳定。更重要的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我国的储能技术才能有核心竞争力,我国的储能产业发展才能有根基。

寄语储能人:大家仍需埋头苦干!砥砺前行!

谭立斌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裁

2019年,储能市场起起伏伏,堪称 “博观而约取”。韩国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储能产品安全可靠性的审慎;美国电表前储能市场发展让人们在追求大规模清洁能源的同时看到了储能的价值;日本户用储能市场井喷映射了人民对“容灾”的意识增强及对可靠电力保障的渴望。

2019年,宁德时代用企业行动积极践行,孜孜不倦地协助推动“能源革命”,我们突破了锂补偿规模量产技术并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循环5400次,容量保持率>92%,电池系统能量转换效率为93%,并应用于福建闽投108MWh储能项目。同时,宁德时代还在可再生能源加储能、电力调峰、工商业用户侧、海岛微网等多个储能应用场景尝试不同的技术和商业解决方案。

2020年,储能在电力市场的作用将进一步深化——储能将突破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示范的局限,并为发展中国家的能源结构进化、拉动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储能市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和对环境问题改善的诉求;是人们追求廉价能源的意愿;是电力系统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能力要求;是电力实现智慧化调度的基本保障。技术的进步不是新生市场出现的根本因素,但能极大地促进新生市场的发展、成熟。

寄语储能人:2019年,我们“博观而约取“,2020年,愿储能市场“厚积而薄发”。

顾亦磊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光储事业部总裁

2018年是公认的中国储能元年,市场有些起色。2019年是储能行业略显迷茫的一年,但是阳光电源储能业务依托在海外的长期深耕和市场布局,全球重大系统集成项目已突破900个,在国内电网侧、电源侧、用户侧等场景亦有不少大型标杆示范项目落地。

早在2010年,阳光电源即把储能业务上升上集团战略层面,列为集团未来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在过去十年里,即使中国的储能产业迟迟未迎来春天,阳光电源在储能方面依然保持着投入与热情,每年都会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储能的发展与光伏的发展可以类比,但也有区别,光伏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储能一定是要经过长期积累,将成本做到非常低之后,才会有一个突然爆发的阶段。

欧美澳等海外储能市场发展较为健康,与国外市场相比,中国储能产业从诞生的那天起既没有补贴支持,又缺乏市场化的电价机制,希望国内可以借鉴更多的海外先进政策和顶层设计经验,让企业的先进技术在中国本土也能有用武之地。而各储能企业则要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持续创新,努力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使技术经得起应用的考验。

寄语储能人:只有练好内功,在技术、产品、市场、客户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才有能力去迎接储能的春天。

陈胜军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9年是储能技术在交通领域应用快速发展的一年。盘点汽车领域,基于三元、磷酸铁锂电池的EV、PHEV车型、48V混合动力车型可谓玲琅满目,基于燃料电池的客车和乘用车也让我们充满期待。补贴政策带来了新能源汽车的大发展,也促进了电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性能水平、安全水平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也带动了在船舶领域的电动化发展,2019年在我国的内河、湖中开始出现批量运营的客运、货运新能源船舶,其中由亿纬锂能提供电池的最大新能源散货轮达到5000吨级。

在轨道交通领域,超级电容、混合电容、钛酸锂电池应用于有轨电车和动车驱动电源,由中车研发的装备了超级电容和钛酸锂电池的混合动力技术带来了内燃机车的飞跃式发展。中车于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在江苏建立了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也宣告了传统的机车正全面走向新能源化,与此同时超级电容在站级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在我国也开始走向规模化应用。

储能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正呈现出应用多样化、功率型和能量型兼备、长寿命和高安全、低成本化的趋势。

寄语储能人:2020年,随着市场化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单一政策性驱动的市场正在向良性化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交通运输领域,储能技术一定是有光明的未来的。

王仕城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9年,索英电气储能业务在十年磨练下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绩,新增储能项目累计超过100MW;新一代三电平630kW PCS 再次成为业内最高效、最快速的储能变流器;大容量移动储能车正式面世,并作为重要保供电设施投入到海军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中使用。即使在产业的调整期,索英电气与客户一起在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和收获。

储能对于电力系统和能源革命的价值毋庸置疑。我们相信政府能够从能源革命的战略视角,全局而系统的看待储能巨大的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推动产业健康、良性的发展。政府给予积极的产业政策支持和引导,聚拢行业优势,形成集群效应,很可能使我国在这个万亿级未来市场上取得全球领跑优势的国家竞争力。

新的一年,索英将深挖潜力、苦练内功,继续推进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提升与完善,和产业同仁们一起努力,共同促进储能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寄语储能人:储能大势不可逆转。We are Soaring, 在新的一年里,愿索英和储能人一起高飞去开创美好的储能未来。

吴贤章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浙江南都能源互联网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南都电源作为国内率先拓展储能商业化应用推广的企业之一,在装机规模和投运项目数量上均高居榜首。

2019年初,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对储能业务板块进行了战略调整,从投资运营模式转向电站售卖、BOT模式以及系统集成销售。通过装备技术升级、丰富产品线结构,积极拓展新应用、新模式、新领域。截止2019年年底,在电网调峰调频服务应用、可再生能源并网应用、发电侧火储联合调频等应用领域以及海外储能市场取得累计超过200MW规模以上的储能项目投运。

但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经营情况不稳定,消纳不足,用户侧储能盈利模式单一等原因,导致用户侧储能商业化推广陷入被动。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南都电源建议:

在新能源、电力等相关的十四五规划中,将储能纳入能源规划顶层设计,明确储能的技术路线、配置形态、标准体系、运营管理与价格机制,推动储能产业规模化应用。

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给予储能电站独立身份,建立电力现货市场下的储能价格形成机制。

积极开展储能创新应用政策试点,破除设备接入、主体身份、数据交互、交易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壁垒。

研究制定适应储能新模式发展特点的金融、税收、保险等相关政策法规。

随着储能市场的加速增长与发展,2020年,南都电源将继续发力储能业务的战略规划,在技术方面以铅炭/锂电技术双引擎引领,加大研发储备,升级储能装备制造,打造安全高效稳定的核心产品竞争力,快速实现产业规模化应用,蜕变为行业的独角兽!

寄语储能人:用心改变、从心出发,守得云开见月明,愿储能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曹红彬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中天科技新能源产业集团总裁

中天坚信储能是继光伏之后,比光伏更具前景的产业。2019年中天继续发力储能市场,参与建设的长沙芙蓉52MWh、平高集团52.4MWh等储能电站的投运,将储能AGC、一次调频、AVC、“源网荷”等功能在项目运行中验证,储能的应用正全面铺开。中天科技2019年募资15.77亿元用于投资95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并推出安全智慧型用户侧储能系统。用户侧储能能否普及规模化应用,是储能真正爆发的重要体现,但目前商业化仍是困扰用户侧储能发展的最大难题,中天科技此举或将加快用户侧储能商业化进程。

全产业链布局是中天科技三大核心价值之一,其可以为企业带来供货速度、匹配度、品质控制、价格等方面的优势。中天科技已在储能板块全产业链布局,涉及电池正负极材料、铜箔、结构件、锂电池、PCS、EMS、储能集装箱等核心部件。中天科技将着重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实现储能成本大幅度下降,提高投资收益率,助力用户侧储能商业化;同时谋划海外市场,开启大型储能系统和户用小型储能系统并举的方向。

寄语储能人:“储能+光伏”是未来能源终极解决方案,也是未来最便宜的能源,真诚希望热爱储能事业的同仁们,打破技术壁垒,创新商业模式,为中国能源事业投入热情和执着!


原标题:2019中国储能产业盘点——在调整中前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