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称,美国电池材料公司Group14Technologies获得了一笔1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的融资,用于扩大下一代负极材料的生产并进入商业化生产。包括ATL、巴斯夫、昭和电工、卡博特、OVP等国际知名企业参与了该项投资。“锂离子电池行业正积极寻求更高性能的负极材料来改善电池性能,而Group14

首页 > 储能 > 储能材料 > 负极材料 > 企业 > 正文

美国硅负极企业获ATL/巴斯夫等1.27亿元

2019-12-03 17:02 来源: 高工锂电网 

外媒报道称,美国电池材料公司Group14 Technologies获得了一笔1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的融资,用于扩大下一代负极材料的生产并进入商业化生产。包括ATL、巴斯夫、昭和电工、卡博特、OVP等国际知名企业参与了该项投资。

“锂离子电池行业正积极寻求更高性能的负极材料来改善电池性能,而Group14的硅碳复合材料在满足这一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 Group14 Technologie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ick Luebbe表示,与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参与者合作,我们将在汽车现实电动化方面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Group14是从EnerG2公司剥离出来的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能够提高电池性能的纳米材料。Group14在纳米材料和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开发出新颖的方法可以生产硅并将其掺入碳中,从而生产出用于电池的新型硅碳复合材料。

Group14表示,公司生产的硅碳负极材料与目前行业内标准的石墨负极相比,可将电池的充电能力提高40%。

据了解,Group14 Technologies的突破是物质和工艺专利的广泛组成,该工艺使其能够将纳米结构的多孔碳与硅结合起来,形成海绵状复合材料。这种结构可提供高容量和结构完整性,延长电池循环寿命。同时,该材料还能极大降低锂电池的成本。

“我们对Group14 Technologies的硅碳复合材料作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负极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ATL执行副总裁Joe Kit Chu Lam表示:“该产品具有很高的首次循环效率,出色的循环寿命以及与现有石墨负极工艺和设备的直接兼容性。”

为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企业都在积极研发新型锂电池材料,其中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成为了电池企业开发高比能电池的新型材料体系。

当前,高镍材料已经在动力电池市场得到批量应用,但硅碳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依然缓慢,主要原因是硅碳负极容易发生膨胀和循环寿命低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原标题:美国硅负极企业获ATL/巴斯夫等1.27亿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